2024年冬季的呼和浩特,呵气成霜,气温达到零下20多度。持续的低温就像一只拦路虎,死死钳住航天建设中航天公司科技创新中心项目的施工进度。项目成员都心知肚明,保障供暖这件事,比燃眉之急更紧迫。
“越是这种极端天气,我们越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中航天公司内蒙古公司副经理徐伟在动员大会上说。“供暖就是战斗力,大家务必确保供暖工作万无一失!”话音一落,项目团队迅速响应,立即行动起来。
厚重的棉大衣裹身,打着手电,顶着刺骨的寒风穿梭在管道间,细致入微地检查每一个焊口和接点。如此的工作流程,循环反复了无数遍。
酷寒天气使常规管道水压试验失效,大家不得不选择气压试验。但气压试验无法直观显示管道漏点,为确保管道密封性,他们必须一边紧盯压力表数值变化,一边在管道连接处涂抹肥皂水,观察是否有气体泄漏。大家的双手冻得通红,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手里的工作。
晨光中,现场蒸腾的热气与晨雾交织,供暖管道发出平稳的嗡鸣声......与此同时,换热站试水节点迫在眉睫。在冬季进行换热站试水,无疑是一项巨大挑战,为此他们早在建设时便精心谋划,反复研讨制定出周全详尽的方案。
试水期间,大家24小时轮流值守,紧紧盯着各项数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变化。当第一股热水注入换热站,管壁上凝结的水珠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仿佛在向大家宣告“战役”的胜利。即便如此,他们依旧不敢有丝毫松懈,片刻喜悦过后,依旧有条不紊地轮班值守检查。
某天深夜,设备突发故障,大家发现暖气片和管道中的水有结冰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一边呵着冻僵的双手,一边争分夺秒启用电辅热设备解冻。为防止结冰破坏供热管道和暖气片,他们连夜用发泡胶挤塑板对所有可能存在的缝隙做了临时堵漏。
在这漫长的寒夜,大家全力抢修,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供暖终于恢复,温暖又重新充盈着项目每个角落,他们的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确保五一如期竣工!”——这是项目部对甲方的承诺,更是“军令状”。时间紧、任务重,大家白天在现场协调调度,夜晚复盘当日工作、安排次日任务,全力推动项目稳步建设,他们忙碌的身影和机械的轰鸣声交织成一首激昂的奋进之歌。
编后语
凛冽寒冬里,“供暖就是战斗力”绝非空洞的口号,是铿锵有力的承诺和风雪中的坚守。在塞外高原,这群奋斗者用专注和韧劲诠释了“军令状”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他们朴实的笑容,映射出对事业的敬畏和对使命的忠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