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 完美官方端入口 完美(中国) 业务与服务 党建与文化 人才招聘 集团网站
当前位置: 完美(中国)  >  完美(中国)  >  重要新闻 > 正文
创新之花绽放在陌生领域 ——中国航天科工七院四分院飞机库业务发展记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7日    来源: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七院四分院设计的东航北京基地机务维修区项目基本完成建筑物施工。该项目机库是我国首个管桁架钢结构机库,可以承担空客A340-600或空客330和320系列飞机的航线及A检维修。

  飞机库设计是具有航空特色的专项设计,国内只有极少数几家设计院能够从事此项工作,自上世纪90年代机缘巧合进入该领域开始,七院四分院通过不断技术创新,让成果之花绽放在飞机库设计这块陌生的领域。

  
用创新在陌生领域立足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航空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该领域专业性强,门槛高,核心技术只有航空领域建筑设计单位掌握。

  1993年,一次巧合的机会,七院承接了厦门太古机库一期设计项目,该飞机库是当时我国机库中唯一由七院设计的一座。

  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设计,他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对以往的机库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并利用过去积累的丰富经验,在机库结构的设计上大胆创新。

  该项目采用当时国内领先的155米跨预应力拉杆拱梁与网架共同工作的空间结构技术,不仅提高了机库的维修能力,还大大降低了机库的建设成本,令客户非常满意。

  通过厦门太古机库项目,为七院推开了一扇门,但是作为航空市场的“外人”,想要与航空业内的专业设计院竞争,在飞机维修库设计领域站稳脚跟,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

  面对压力,一方面,七院设计人员虚心向专家请教与学习,加强与航空专业设计院的沟通联系,研究国外优秀的设计项目,不断丰富与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分析市场形势,明确了“依靠自身优势,不断开拓创新”的市场拓展思路。

  经过十多年的点滴积累,七院逐渐掌握了飞机库设计的关键技术。2000年,七院出色地设计完成了海口美兰机场海航基地维修机库,该机库的外形呈弧线造型,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机库”。

  
叫响‘航天建设’品牌

  东航昆明新机场维修基地项目成为七院飞机库业务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该项目总投资7亿元,设计费约1400万元,是七院历史上承接的最大的飞机库设计项目,该项目是国内第一个绿色维修基地,也是我国西南地区功能最齐全、设计建设周期最短、海拔最高、地质条件最复杂、抗震设防烈度最高的大型综合性飞机维修基地,是机场转场运营中极其重要的控制性工程,规模和综合功能在西南地区首屈一指。

  尽管已经在机库领域耕耘数十年,但是东航昆明新机场项目是七院首个全自主设计的飞机维修机库,“当时内心还是有点底气不足”。七院四分院副院长钟超表示。2013年,该项目竣工获得客户高度赞扬,并获得云南省和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表彰,让那些曾经断言七院不可能自主完成这个项目的人们全部刮目相看。该项目的成功,也增强了七院发展飞机库领域设计的信心。

  作为该领域的新兵,七院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摆脱传统设计思想束缚,并成功地在这个陌生领域立足。传统上,航空业内维修基地的各个部门强调各自的特殊性,设置分散、占地面积大,造成了产品周转路线长、环境差、效率低、管理困难的困境。对此,七院在国内率先推出飞机维修库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将机库所包含的机械、电子、材料、测试等有效合理地整合在同一个一体化复合式的厂房内,大大节约了用地,减少了能耗,提高了效率。

  传统的飞机维修库是采用飞机尾进的设计方案,七院认真分析了飞机的维修特点,采用机头伸入的设计。实践证明,这种创新设计方案提高了机库使用效率,并增强了维修能力。

  有了知名度,市场的路子也打开了。近年来,七院与多家航空公司合作,又陆续完成了30多个飞机库的设计任务,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2011年,七院开始了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在该领域的知名度。

  2015年8月,七院第一个由设计分院牵头的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一体化交钥匙工程——校飞南方基地项目顺利封顶,这标志着七院的飞机库设计进入了EPC模式的新发展阶段。“在我国飞机库设计建设领域,‘航天建设’的品牌越叫越响。”钟超表示。(文/中国航天报 陈龙)
[关闭]  [打印]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19035510号-2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83号  邮编:100071 联系电话:(010)68749588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