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武汉的冬天裹挟着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在东西湖区网安基地,武汉信息产业研发中心项目的塔吊在寒风中伸展着钢铁臂膀。这个承载着国防科技重要使命的工程,此刻正迎来1#楼与3#楼地下车库连接通道施工的关键时期。
项目经理卢旭峰忧心忡忡地注视着远方灰蒙蒙的天际线,手中的气象预警单被寒风吹得猎猎作响——一场罕见的冬季暴雨正在逼近。作为一名老工程人和项目团队的核心,他深知在这个工期节点遭逢一场大雨,必会给项目建设带来巨大影响。
“所有管理人员10分钟后集合”!历经数个项目积淀的他立即组织召开抗洪抢险应急会。这场半小时的会议,彰显了航天建设者特有的战斗智慧,大家集思广益、商量对策,共同应对这一难关。
会议一结束,数十道身影便奔赴一线现场,临时挡水坎、抽水泵、排水槽……大家各司其职,边坡防护、排水疏导、电力保障、应急值守四大重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项目全体人员齐心协力,与时间赛跑,在连接通道处筑起一道道钢铁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决心与毅力。
应对工作准备完毕已是傍晚,现场临时办公室里众人无一例外都成了“落汤鸡”。为确保万无一失,项目全体成员按老少搭配的方式进行值班轮岗,不间断巡查现场积水情况,确保抽水泵正常工作。暴雨如期而至,所幸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提前应对,将暴雨对现场施工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如今,漫步在已经完工的这条连廊通道,看着自己全力保护的心血作品,再次回想起那天的故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久久萦绕在心怀。大家筑起的不仅是一道道抗洪抢险防线,更是一线航天建设者心中抵御风雨的精神堤坝。
目前,武汉信息产业研发中心项目已经到了竣工冲刺阶段,回首一路走来的磕磕绊绊,在这紧绷心弦的800多个日日夜夜,大家积极投身国防建设,用创新突破诠释航天报国担当。
从武汉市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到湖北省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从武汉市建筑结构优质工程到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从航天建设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到集团公司2024年度青年文明号,这些荣誉无不诉说着新时代航天建设人的荣光。
此刻,站在建筑之巅极目远眺,长江的波涛与现场的灯火交相辉映。那些曾经在暴雨中坚守的身影,在深夜里闪亮的屏幕,在创新路上攻坚的脚步,都化作了逐梦征程中的点点星光。
编后语
急难险重新,这支团队用智慧力量筑起抵御风雨的铜墙铁壁。800多个日日夜夜,从应急抢险到竣工冲刺,他们以航天标准打磨每个细节,书写航天建设人的荣光。
一路生花的背后,是暴雨浇不灭的热血和寒风吹不垮的担当。
|